其它
我仍然坚信
2023-12-10 01:46  浏览:450
评分:8.9
品牌:马林·胡茨耶夫 / 依莱姆·克里莫夫 / 米哈伊尔·罗姆 / German Lavrov
在线观看
高清下载

Mikhail Romm died before he was able to complete the film. His former students Elem Klimov and Marlen Khutsiev finished the film

完全被低估的杰作。这才是电影的使命。文化,历史,影像。时代的记忆?时代的肖像?越往后越疾驰越疯狂。52分钟开始的蒙太奇(枪-射击-雕像人脸粘血)。无限蔓延的公路,疯狂的群众。一个人的幸福在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而这种境界是每一个人渴望并且努力去追求的。在这部纪录片里,你可以找到一切自然万物。经过了高速运转的蒙太奇,最终迎来的是静默肖像,是我们。

我仍然坚信剧照

米哈伊尔·罗姆遗作,几个爱电影人士把未完成素材补完,成为惊艳当时的杰作。20世纪影像大展会,纪录了主义,大事记,行动,游行等各种影像,赤裸裸呈现20世纪乱象,用最后20分钟思考和人文主义精神坚信这世界会变美好,也引出我们到底是怎样把他们变成坏孩子。共产主义革命深深影响外国人对此认知。

我仍然坚信剧照

20世纪,人类的疯狂与迷乱。科学技术与物质消费迅猛发展,人们弹冠相庆忘乎所以,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二次大战爆发,各种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核战争、人口爆炸等。战争停息却无法弥合给人类心灵带来的重创,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爵士乐、毒品滥用、存在主义的兴起。还好有爱来挽救。

我仍然坚信剧照

未完成的纪录片也可以是伟大的,如同那些伟大的未完成的小说。毛是二十世纪唯一让西方人崇拜的中国人,虽然这或许只出于心不在焉的误读。当二十世纪初人们(显然主要指西方)沉浸在和平中时,一战爆发。当新一代人淡忘对一战的记忆时,二战开始。世界大战总会来到的,否则生产这么多武器又是为了什么?

我仍然坚信剧照

一个没有“东方”的2个小时的20世纪史,同质的背景音悦让对纳粹宣誓的“激情”年轻人与街头革命、或是一种莫名流露的希望毫无区别。这种希望乐观往往来源于蒙太奇造就的“苦难”是瞬间的降临、街头采访带着的愚蠢问题。“我仍然坚信……”,是,我仍然坚信摄影机面前人人都会露出笑脸。

我仍然坚信剧照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动乱与希望,前45分钟的20世纪上半叶回顾用料极为丰富可观,作为遗作也相当精华。下半学生续篇略凝滞散漫,但声道单调到惊人的文革部分与上半德国部分实现了有效辉映。中段反思商品社会与资本潮流非常70年代,结尾虽不免拔高但蒙太奇老朋友依然在线。

太好看了呜呜呜呜,非常珍贵的20世纪影像资料啊,前半部分配合着导演的旁白和交响乐真的十分激情澎湃了,尤其喜欢学生的暴乱部分,“红色革命中的女性是最美的”,毛主席万万岁那一段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人是如何彻底疯掉的,成为一股恐怖的红色潮流

片中China的段落至少10分钟,对文ge和个人idolization的讽刺,看得可以让人流泪。20世纪的China和18世纪的区别难道仅仅是衣服不一样了?mao这样说:书读得越多越愚蠢。还说:在我们看来,知识分子是社会里最没有文化的阶层。

[254]姚大鈞式的“二十世紀音樂錯亂”和除蘇聯以外的世界史影像的集合體。每一分鐘都展現了蘇聯電影工作者的普世人文情懷。胡茨耶夫和克裡莫夫接手完成老師羅姆的遺作,這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手頭上的版本是內嵌意大利文字幕……)

看这个就又有点明白为什么契诃夫说《樱桃园》《三姐妹》是喜剧,因为他的内心真的充满了乐观。即使现实世界叫人根本无法乐观起来,结尾的“我们”每一个定格的生活瞬间,“我们”依然在生活。(还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的合照)

『年轻人不会祈求生活的权利,他们会去争取』,激昂的思想意识常常也会变得抽象而不可信。迷茫就是以自卑和怀疑自己为主要标志的。可是,不要被改变啊!因为过去的一切,才是现在去努力的意义。——也是看少年的你有感。

本片是将许多现成的珍贵影像资料剪辑而成,展现了20世纪前3/4岁月的世界百态,影片的立意还是积极向上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影片后半有近半个小时都是有关中国的,而且这些影像如今已不常见,这点很可贵。

二十世纪的东方西方政治文化生活等各种领域现状的变化,推荐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前几天刚好看完季羡林回忆文革时期的书籍:《牛棚杂记》,当看到这片中瓷国那段,我心揪得紧紧…

大家都在看
发表评论
0评